致年轻律师的信:慎重选择偶像(1) |
分类:生活随笔 时间:(2010-06-10 14:02) 点击:674 |
慎重选择偶像 Pick Your Heroes Carefully 律师更容易崇拜英雄。也许是因为善与恶在我们这一行里并非总是泾渭分明吧,我们需要创造出富有英雄色彩的偶像来顶礼膜拜。我们将英雄身上的缺点粉饰起来,把他们装扮成不犯错误的圣人。结果,我们还是了解到真相,即便不是大失所望,也会有些许失落。由于已经不止一次地有过这种感受,我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 我心目中曾经的法律英雄包括克莱伦斯•丹诺(Clarence Darrow)、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路易斯•布兰代斯( Louis Brandeis )、菲利克斯•弗兰克福特(Felix Frankfurter)、雨果•布莱克(Hugo Black)、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 O. Douglas)、瑟古德•马歇尔(Thurgood Marshall)以及威廉•布伦南(William Brennan)。此外,还有大卫•拜兹隆(David Bazelon)和亚瑟•古德博格(Arthur Goldberg)两位法官,我曾为他们做过书记员。我在耶鲁时的几位法学教授以及哈佛的几位年长同事也位列其中。我曾经希望自己成为像这些法学巨擘一样的人。在我成长的社区和家庭环境里鲜有法官或律师。我清楚地记得曾请求移民到美国的奶奶把我介绍给她的朋友拜伦考夫法官。她问我为何要见拜伦考夫法官。我告诉她,因为他是法官。奶奶大笑,她说拜伦考夫是个屠夫。“那你为什么总是管他叫法官呢?”“因为他就叫这个名字。法官-G E O R G E。”在英语里,“法官”一词的发音与“乔治”较接近,作者的祖母将“乔治”误读为“法官”。--本书脚注均为译者注,下同。奶奶用她浓重的意第绪一些欧洲犹太人使用的语言。口音拼出他的名字。在老布鲁克林的邻居中,拜伦考夫“法官”让我有了近距离接触真实法官的幻觉。所以,我四处寻觅我的偶像,并在这些法官、执业律师和法学教授中找到了我的偶像--他们中有些仍然健在,有些则已经乘鹤西去。 我尽可能地通过阅读去了解那些已经仙逝的偶像。在我上学的时候,法律人的传记大多像是为圣人作传。我成长在一个为大多数公众人物歌功颂德的时代。当时,克莱伦斯•丹诺在《为救赎而辩》(Attorney for the Damned)中被美化。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在《来自奥林匹亚的美国佬》(Yankee from Olympus)中被塑造成一个光辉的形象。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则成了歌剧《公正的人》(A Man for All Seasons)中的男主角。 在百老汇,我看到影星保罗•穆尼(Paul Muni)在《承受清风》(Inherit the Wind)又译《向上帝挑战》。中扮演的伟大律师克莱伦斯•丹诺,那一天令我终生难忘。当我观看“丹诺”(他在剧中被称作“德拉蒙德”)对“威廉•詹宁斯 •布赖恩特”(剧中的“布莱迪”)的质证时,我明白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律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律师。但许多年后的一天,我首次听说丹诺为了在刑事案件中赢得无罪判决或使陪审团无法形成一致意见,曾行贿证人和陪审员,这几乎是确凿无疑的。这一天同样令我无法忘记。我简直崩溃了。心目中的英雄不仅是个泥足巨人,他的高大形象已在我面前轰然倒塌。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