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平律师简介 范大平律师:1953年出生,大学本科毕业,中国文革后首批法学学士学位获得者,高级政工师,全国律协反垄断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29名,安徽省1名),中国法学会会员,芜湖市“一五”普法先进个人,原为芜湖市政府机关正县级干部,1998年因公负伤提前退休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现为安徽深蓝法律适用研究中心主任、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曾在《中国律师》等国家级和省级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在执业过程中成功地办理过企业转让、房屋租赁、交通事故、离婚、建筑工程款纠纷等民事案件以及盗窃、受贿等刑事案件,受到客户一致好评,被广大客户称作“学者型律师”、“专家型律师”,曾有数十人向其赠送锦旗以示感谢, 附:范大平律师2006年以来发表的与法律相关的论文目录 1浅谈酒店经营法律纠纷的预防,发表于《中国旅游饭店》2006年第1期 2现代饭店管理旨要在于决策科学化,发表于《中国旅游饭店》2006年第2期 3论酒店文化建设的法律冲突,发表于《饭店世界》2006年第2期 4律师需要克服七大心理障碍,发表于《安徽律师》2006年第1期 5运用法律武器防范“再就业陷阱” ,发表于《中国工人》2006年第6期 6论律师事务所管理决策科学化,发表于《安徽科技》2006年第5期 7论律师的嫉妒心理,发表于《律师与法制》2006年第7期 8双因素理论在律师事务所管理中的作用,发表于《律师世界》2006年第8期 9论提高违约成本降低维权成本必要性及措施,发于《法制与社会》06、8期 10年轻律师如何克服出庭焦虑心理,发表于《律师世界》2006年第10期 11论律师文化建设的冲突,发表于司法部2006《律师文化》征文 12社区经济与再就业,发表于《经济视角》2006年第10期 13论寻衅滋事罪的限制性条件,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4论再就业陷阱的防范,发表于《劳动月刊》2006年第8期 15谈保险代位求偿在陆运和海运中的区别,发表于《安徽律师》2006年第6期 16物业管理体制的法律思考,发表于《中国地产信息》06年第12期 17两不找现象简析,发表于《中国劳动保障》2007年第1期 18酒店文化、职业道德与以法治店,发表于《饭店世界》2007年第1期 19论社区法律纠纷的特点及防范,发表于《社会科学论坛》07年1月下半月期 20法律意识与和谐家庭,发表于《芜湖日报》 21法律意识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发于《中国酒店人力资源培训》07、1期 22法律顾问与酒店管理,发表于《中国旅游饭店》2007年第2期 23论酒店决策合法化,发表于《中国酒店人力资源培训》2007年第2期 24决策合法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发表于《决策导刊》2007年第2期 25劳动试用期违法现象分析,发表于《工会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26酒店管理呼唤法律顾问,发表于《饭店世界》2007年第3期 27律师必须依照系统论特征办案,发表于《安徽律师》2007年第2期 28法治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石,发表于《21世纪教育》2007年第1期 29论法律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发表于《企业家天地》2007年第6期 30企业管理决策科学化与决策合法化的思考,发于《铜陵学院学报》07、4期 31县域律师与县域经济发展,发表于《中国律师》2007年第8期 32国企改制何以成为经济犯罪的温床,发表于《法制中国》2007年第8期 33法律意识与高校管理,发表于《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07年第5期 34地方政府推动再就业工程要吃透劳动法精神,发《甘肃社会科学》07、5期 35县域律师文化建设的法律思考,发表于《东方企业文化》07年第11期 36酒店集团化过程中法律与体制的思考,发表于《中国酒店》07年第12期 37法律意识与社区经济发展,发表于《法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 38略论会展法律纠纷及防范,发表于《安徽律师》2007年第6期; 39酒店集团化过程中法律与体制的思考,发表于《饭店世界》2008年第1辑 40论酒店决策合法化,发表于《中国酒店》2008年第2-3月期 41会展“克隆”纠纷的防范,发表于《中国会展》2008年第3期 42投资私募基金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发表于《中国律师》2008年第5期 43反垄断与汽车业集团化法律与体制体制问题,发于《城市车辆》08年10期 44“集合资金”之法律分析,发表于《金融经济》2009年第3期 45发挥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促进私募基金健康发展,发表于《产业与科技论坛》09年第2期。 46论私募基金的发展与地方政府的监管,发表于《领导干部论坛》09年第5期 47私募基金募集人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发表于《安徽律师》2009年第2期 48发挥律师作用促进私募基金发展,发表于《财经界》2009年第5期 49液化石油气政府指导价的法律分析,发表于《煤气与热力》2009年第11期 50和谐社会·和谐家庭与法律意识,发表于《法学与实践》2010年第1期 51房屋转租行为认定的法律思考,发表于《上海房地》2010年第2期 52论农民再就业法律保障,发表于《南方农村》2010年第3期 53“村官”职务犯罪的十种心理分析,《领导干部论坛》2010年第8期 54企业文化建设的法律冲突,《现代企业》,2010年第11期 55皖江城市带律师文化建设的法律思考,《安徽律师》2010年第6期 56用成本管理法运作律师事务所,《第五届安徽律师论坛论文集》 57发挥律师作用 防范私募股权投资风险,《第五届安徽律师论坛论文集》 58中心城市市民法律意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发于《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1-2期 59浅谈学生临摹美术作品侵权的法律问题,发表于《全国商情》2011年第2期 60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不是重复请求,发表于《学理论》2011年第4期 61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思考,发表于《中国科技教育》2011年第6期 62论集合票据法律意义、风险防范及律师作为,发表于《今日财富》2011年第7期 63承接产业转移呼唤区域中心城市市民法律意识提高,《第六届安徽律师论坛论文集》 64《论电子票据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发表于《管理观察》2012年第1期下旬刊 65《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及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66《反垄断与土地流转》,获优秀论文并收入《第十届长三角法学论坛论文集》 67《浅谈管理人对破产企业法人代表出具借条、欠条的审查认定》,收入《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破产与重组实务论坛文集》 68《诗歌与法律随想》发表于《安徽律师》2014年第2期 69《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打破土地垄断》,发表于《中国经贸》2014年第8期 70《浅谈自媒体时代律师推进司法公开、公正的作用》,发表于2014年《第十二届华东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并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