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限购“假离婚”?法院审查认定离婚协议系真实意思表示依法有效(转载) |
分类:案例集锦 时间:(2013-08-01 08:23) 点击:79 |
是为规避房屋限购而假离婚,还是因为感情危机而真离婚?近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定对李莹要求撤销“假离婚”协议,要求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案情回放】 2012年2月,李某与张某在民政局签署自愿离婚协议书,内容为男方张某与女方李某因女方过错自愿离婚,经双方商定女儿由张某抚养;夫妻名下所有财产归张某所有;夫妻双方无共同债权债务。协议内容均由李某书写。签署离婚协议的当天晚上,张某和李某通过中介签订了购买上海市浦东新区某房屋的协议,但因种种原因最终买房协议未能履行。 为此,李某认为,双方离婚是假,真实目的是为女儿购买学区房。李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书中的财产分割部分,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庭审中,张某辩称买房与离婚无关。 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对李某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书的诉讼请求未予以支持。李莹不服,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中院经审理终审判决对李某要求重新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请求,不予支持。 【以案说法】 李某是否是在被欺诈的情况下签署的离婚协议呢?结合查明的案件事实,二中院认为,根据李某的陈述,双方是因为购买二套房而办理假离婚,但若是为了购房,则应仅处理房屋产权归属更为合理,无需明确所有夫妻共同财产归一方所有如此对一方明显不利的条款,因为双方今后如果复婚,依据该协议,将出现离婚时的夫妻共同财产成为复婚一方婚前财产的风险。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