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资料
张红圈
张红圈律师

加载中...
  • 执业证号:1410200310233641
  • 资格证号:
  • 地区:河南-郑州
  • 手机:13598873776
网站公告

    在这个平台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的完善自己的工作,为客户更好的服务。

分类
网站文章
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友情链接
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公权去企业化”仍须不断强化

分类:时事点评    时间:(2011-03-14 04:31)     点击:178

3月12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北团全团会后接受采访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介绍说,铁路运输检察院划归地方的事已经获中央批准,“目前正在部署落实”。目前铁路运输检察院的财权、人事权以及业务指导关系均归铁道系统。(《新京报》3月13日)

  从2003年,铁路启动主辅分离改革,决策层定调铁路系统实行公检法剥离起,至今已经整整8年时间了,这8年时间,有关铁路公检法从铁路分离改革可谓历经波折。如今,铁路公安的分离终于已经平稳地进行,铁路检察院、法院回归地方的工作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就透露说,“今年6月底前,要全部完成铁路法院、铁路检察院的回归。”这或许意味着企业办司法的最后的堡垒将迎刃而解。

  众所周知,铁路运输法院、检察院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的任免,需由相关铁路党组进行审批,两院办案经费、工资等一切经费开支也由铁路局承担。财权、人事权的不独立,使得铁路司法演变成了“儿子审老子”,这使得司法的公平、公正受到很大的影响,司法公信力为人诟病。然而,企业办公检法的现象却不是铁路系统所独有,以往,在林业系统、交通系统甚至中石油、中石化和东风汽车都曾有过办公检法的经历,这些年,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才逐步将公检法从这些企业中分离出来。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我们对于公权的属性认识不断深化,同时不断地满足民众对于公权特别是司法公权行使须公平、公正的诉求。

  在市场经济中,公权特别是司法公权在市场中,不能作为市场竞争的参与者,而只是中立的裁决者、守夜人,铁路等国有企业内办公检法,实际上是企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如此势必破坏公平竞争,破坏市场和法治建设。作为计划经济之下产物——企业办公检法在新的形势下,理应摒弃。

  随着铁路公检法回归地方,应当说,企业办公检法的现象基本上已经终结,但并不表明我们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事实上,在今天,许多地方,虽然公权包括公检法在内的人事、财政已经脱离了所在的企业,但公检法等公权机关仍然驻守在企业内,单独形成系统,公检法机关与驻地企业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企业的一些福利也少不了驻地公检法的一份。这就难保驻企业的公检法以企业“大局”为重,作出损害法律而有利于企业的执法和司法行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在《看守所条例》修改中,有学者就提出驻看守所检察室监督软弱无力的问题。驻公安局看守所的检察室尚且存在软弱无力的问题,何况那些驻企业的公检法?此外,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甚至当地的市委书记兼任企业的老总现象仍然存在,“公权企业化”的思维根深蒂固可见一斑。

  如果我们的公权机关不从体制和认识上根本去除“公权企业化”的思维,公权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的目标就不能实现,法治建设受到阻碍。

 

发表评论
张红圈:
验证码:   匿名评论

张红圈律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