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故意杀人案—相约自杀的认定与处理 |
分类:案例集锦 时间:(2013-09-06 01:17) 点击:135 |
李某故意杀人案—相约自杀的认定与处理 。 自杀的念头,于是,被告人李某在县城内的两家药店买了三瓶安定片,一瓶白喘朋。于次日5时许令其 未婚妻马某服下一瓶半安定片,马某在当日下午死亡。李某于5月23日下午服下半瓶安定片企图自杀, 服药5小时后被其亲属送往县医院,经抢救脱险。 故意,被告人虽然让马某吃药,但马某吃药是出于自愿,两人有约在先,属于恋人之间相约自杀的行 为,属道德范畴,不是犯罪行为。因此,被告人李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量:“我俩生不在一起,死在一起算7。”当时马某没做任何反应,过了两天,马某留下一封要与李某 断绝恋爱关系的信便离李某而去。5月21日,李某将马找回后,于当日晚在县城两药店买了三瓶安定片 、一瓶白喘朋,在一商店买了五瓶娃哈哈果奶。次日5时许,被告人令马服下一瓶半安定片,马于当日 下午死亡。李见马巳死亡,便到其叔叔家让其叔帮着弄一辆三轮车,自己亲手将马埋掉,还对其叔叔 说“十年后再见”。接着李某又写了一份遗书:“她不和我结婚,我便把她杀了'在马某死后的次日下 午,被告人李某服下半瓶安定片,经抢救脱险。 后事的处理。 来人的话,就说我出门没回来……”证实其故意杀害被害人马某的事实。 。他是在20日晚在两个药店买了三瓶安定片,一瓶白喘朋。次日晚对马某说;“你家不同意咱俩的事 ,咱俩吃药死了算了,药准备好了。”她说:“你就忍心让我死?”他说:“那也没办法。”他从究里 掏出买好的药,让被害人选,她当时就哭了。被告人把药瓶盖启开又打开一瓶娃哈哈果奶,被害人分 几次吃了一瓶半,过一会就睡着了,下午被害人就死了。既然如此,他就没有杀她,是她自己吃药死的 。 的念头,采用让被害人服用安定片的方法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虽然 被告人在庭审中辩称其没有杀害受害人,但从被告人买药,让受害人服药,受害人死后的行为看,被吿 人故意杀人的主客观亊实明显,证据确实充分,构成故意杀人罪,辩护人称被告人主观上犯罪意图不 明显,其行为不构成犯罪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 害人的行为。就本案中法院所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来看,在案发前,被告人对被害人说:“我俩生不在 一起,死在一起算了。”当时被害人没做任何反应。5月22日被告人令被害人服安定片结果导致被害人 死亡,这一事实说明被告人在案发前就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被告人在主观上是希望被害人死亡的 危害结果发生;在客观上,在案发前李某就和马某商量要一起去死,被害人没有同意。5月21日晚,被 告人在某县城两药店买了三瓶安定片、一瓶白喘朋,并在商店买了五瓶娃哈哈果奶。这说明被告人对 予杀死枝害人是早有預谋的,并买了安定片等为作案做了充分准备。在5月22日5时许,被告人令被害 人服安定片,有被告人供述证明:晚上对馬说:“你家不同意咱俩的事,咱俩吃药死了算了,我把药 买好了。”马某说:“你就忍心让我死?”被告人说:“那也没别的办法。”被告人即从兜里掏出买 的药,让马某自己选,马某当时就哭了,被告人把药瓶盖启开又打开一瓶娃哈哈果奶,马某分几次吃 了一瓶半,过一会就睡着了,下午爲某毗死了。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是被告人提出要被害人自杀,:被 害人当时并不想死还质问被告人;结果在被告人的诱导、逼迫下,被害人还是吃下了被告人买的安定 片,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从被告人买药,劝说被害人吃药等一系列行为看,被告人积极地实施了致 使被害人死亡的步槺并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因此,被告人在主观上明知让被害人服安定片会死 亡并且希望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是直接故意;在客观上,被告人做了充分的准备,并有劝被害人服 下了安定片完成了从预备到跃遂的整个犯罪过程。 ,但马是出于自愿,两人有约在先,属年轻人恋爱期间以情相许,相约自杀的行为,属道德范畴。” 且在马死后的次日下午,被告人李某服下半瓶安定片。这就需要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相约自杀 的行为。 ., 人自杀;(3)教唆或帮助自杀; 可以分为:第一,正当行为导致他人自杀不负刑事责任;第二,措误行为或者轻微违法行为引起他人自 杀的也不存在刑事责任问題,不能因为死了人,就将其行为当做犯罪行为处理;第三种情况是他人自 杀是由行为人的严重违法行为引起的,将严重违法行为与引起他人自杀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达到犯罪 的社会危害程度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第西,:犯罪行为引起他人自杀的后果,但行为人对他人自杀 的结果并不具有故意,应按照行为本身的性质定罪,只是将他人自杀的后果作为量刑时的一个从重处 罚情节。逼迫他人自杀,是指行为人凭借莱种权势或利用某种特殊关系,以暴力、成胁的方法故意择 迫他人自杀。这是典型的倩被害人之手杀死枝害人i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相约自杀,'是指两人或两 人以上相互约定共同结束自己生命的衧为。如果行为人均自杀身亡,不存在刑事责任问题;如果行为 人双方各自实施自杀行为,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自杀未得逞,未得逞一方也不对他人自杀死亡负刑事 责任。如果相约自杀,是由其中一方杀死对方,继而自杀未逞的,对自杀未遂者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如果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則构成故意杀人罪。教唆自杀,是指 行为人故意用引诱、怂恿、欺鷄等方法,使他人产生自杀的意图。帮助自杀,是指在他人已有自杀意 图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实现自杀意图。由于教唆自杀也是行为人借被害人之手杀害被害人,与故意杀 人蓐并无两样,因此,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教唆自杀与教唆杀人的教唆虽然有相似之处,却有 本质区别。教唆自杀的行为与被害人之间并不是共犯关系,而教唆杀人行为与被教唆者之间则可构成 共犯关系。 服下安定片自杀的。如果本案的被告人与被害人各自具有真实的自杀意图且是各自实施自杀行为 本案案发前,当被告人向被害人提出“死在一起”时,被害人并未同意,并留下一封要与被告人断绝 恋爱关系的信后离被告人而去。当被告人将被害人找回并提出“咱俩吃药死了算了”时,被害人哭了 并问被告人就忍心让她死吗。从以上行为来看,被害人开始并没有自杀的想法,相约自杀只是被告人 的一厢情愿,只是由于被告人对被害人不停地逼边、引诱才让被害人服下了安定片,导致被害人死亡 。因此,辩护人的辨护意见不能成立,本案不是相约自杀。 害人自杀的前提条件,没有被告人的行为就不会导致被害人自杀的后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 果关系,被告人9丨起被害人死亡的行为是为被害人?自杀制造条件,进行劝说,对于被害人自杀身亡 的结果在主观上存在直接故意,而致使他人自杀的行为人对他人自杀的结果主观上不存在故意,因而 被告人的行为不是通常所讲的致使他人自杀。、 。本案中,被告人与被害人是普通的恋人关系,且被告人未使用暴力或威胁的方法实施犯罪,因而也不 成立逼迫他人自杀。 了药和姓哈合饮料为诱使被害人自杀制造气氛,使本来并不愿意鱼杀的被害人在这种氛围下产生自杀 意围服下安定片死亡,应当说是典型的教唆自杀,属于故意杀人罪的一种表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