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我也当法律顾问 |
分类:从业心得 时间:(2010-06-02 08:38) 点击:434 |
第三十二章 我也当法律顾问 我的第一份法律顾问工作是私人法律顾问,委托人在中午通过114查询给律师事务所打来了电话,我为了搭大哥的顺风车在办公室等待,正好接着,就这样有缘相识了。 私人法律顾问就是保姆,一切一切的杂活都在法律的名义下进行,好歹让我觉得还是做着律师本行。 在酒店门口,我见到了委托人葛经理。五十多岁,扣顶帽,浓眉粗眼,典型的东北大汉。 他十多年前弃官从商,投资多处,颇有收获,相中我们这里一块地,付款百多万元,因各种原因,土地使用权证一直办不下来。 十几年过去了,现在葛经理重整旗鼓,打了个回马枪,专门回来蹲点把证给办下来。他说要请个法律顾问,但不是为了打官司。 我判断老葛是想我跑跑腿,法律方面的东西应该不会很多。当天,我就在他的授意下写了份材料,这花费不了多少的脑汁,只是在他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加加工而已。 跑腿一点也不丢人,我一点都不感到卑微。反而我认为这是年轻律师最大的资本——当你年纪大的时候,当你老谋深算的时候,没人敢聘请你当跑腿的,而有些机会,就是在跑中产生的。 老刘提醒我,不用每天坐班,与他签订一份具体项目的法律顾问合同,项目搞完了,合同也就终止。 我不会坐班的,我小心翼翼回答。我还领着他的工资,但他也理解我多赚外快的需求——只要不影响对他的辅助工作就行。 最初几个月,我的工作是打打字,复印复印材料,或陪陪饭局,我熟悉当地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至少别人讲本地话我还可以给他当个翻译,让他不至于被骗。 到了国土局要求提供各种文件的时候了。红线图,规划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贸局、林业局、环保局等部门的批准证书,与政府签订的土地出协议等,我备了厚厚的一大叠,还花费心思制了个表格,让人对从十几年前到现在的变动情况一目了然。 几个月后,葛经理比较满意我的工作,把法律顾问费用从每月六百块提高到每月一千块,我真有点受宠若惊。 说法律顾问费也好,辛苦费也好,名义不重要;我也没有和他签订合同,他只是口头答应每月会发费用给我,什么时候发,我也不问——我和他是君子口头之约。 2006年葛经理与政府签订了第二份土地出让协议,并按协议再次支付了近百万元的土地征地费、青苗补偿费等,再寄予厚望等待政府部门帮他把证书给办下来。 依稀地,听他说常与政府部门领导觥筹交错;依稀地,听他说项目有了实质进展,高兴了并把我拖去喝酒,把我灌得酩酊大醉。半年后,听到他带着愤怒的口气说,国土部门根本还没把资料往上报! 事情竟然还徘徊在原点!有些蹊跷。此时老刘在那里有几个关于别墅确权行政的官司,我也参与办理,记得省国土厅曾就处理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专门发文,要求各市在当年集中上报尚未处理的土地确权问题,过期不予受理。莫非是这文件起作用? 当我把这一政策告诉老葛时,他微微皱了皱眉头,一点也不惊讶,似乎已料到被人忽悠了。他说他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四十多岁的壮年,变成现在的老头子了,证还是没办下来。葛经理一脸的无奈。 此后几个月,他和我经常往外市跑,到那里买房置业。我的顾问工作,就变成了与他去外边溜溜看看风景,或他回东北之后帮他交交停车费、水电费。 他还问:“你会开车吗?以后你肯定会买车的啊。”我说还不会开。 “可惜。”他叹道,“要不我帮你在东北弄个驾驶证,不用钱,以后再转回你这好了,我那没有办不妥的事。”他又补充道。 “哦。”我含含糊糊回答,我其实也不乐意去帮别人开车,既当律师又做车夫,既动脑又支出体力,哪里吃得消? 葛经理来无影去无踪,我到他电话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已到海南或已在沈阳,而昨天我却刚刚和他吃了他最喜欢的葱油饼。 每一次吃葱油饼的时候,就是我从他很爽快的手中接过“顾问费”的时候,接的次数多了我也不假惺惺客气了,一下子塞进口袋然后向他说声“谢谢”就继续说其他的。 看着快结束就餐了,我会例行公事问一句:“最近有什么安排?”免得我落个“顾问顾问,顾而不问”的名声,我可是每次见面都问有什么要干的啊。而葛经理大多数时候总是说:“没有,过段时间再说吧。” 好像吃葱油饼就是为了制造个给我发工资的机会,剩下的时间就是我的自由活动时间,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又接到他的电话说去吃葱油饼。 又过了几个月,他与政府签订了退款协议,并拿到首期第一笔退款。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要拿第二笔退款的时候,领导发生变更,新领导对此事不知情,拿款的事就僵持着。葛经理叫我写封信给领导,并找个适当时间亲自将信件呈送领导。 他说:“你律师有业务水平,写这东西更是得心应手,何况你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了解得很清楚。” 我只好硬着头皮写,哪料他看后直摇头,他干脆自己上阵,写好后找了个没人上班的时间到我办公室,他边念我边打。 过后我仔细琢磨,发现里面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全文经稍微加工如下: 我叫葛XX,于1993来到这里至今已有十六年了,作为一名“老湛江”,十六年来,我经历了五届领导班子的更迭,目睹了这里今昔改革与发展的变迁,不客气地说,评论这块土地上的人与事我是有发言权的。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里面临着百年不遇的极其重要的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刻,政府能慧眼识英才,选任你这位有胆有识德才兼备的领导负责党政工作并统管全面工作是非常正确与及时的。 就这里而言,你所承担的重任,不仅是开拓进取,还要拨乱反正,过去几届领导班子给你留下的不是财富,而是包袱,这里遗留的太多不安定因素,如群众群访问题、“三农”问题、债务问题等,用三座大山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然而,没有平地不显高山,好汉不怕困难多,我得知你是一员从不怕困难、敢打敢拼、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此时,我虽然是一位外乡人,也和这里的人民一样十分期盼你的到来。我们坚信在你的带领下,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大好局面遂将形成。 春节前,我曾经找到某主任想请他替我邀请你见面认识增进一下感情,他回复我说,你现在非常忙。 无奈,我只好返回东北过春节,一周前,我又从沈阳回到湛江,本想贸然去见你,又怕影响你的工作,实属不忍心,只好写这封信与你沟通,请谅解。 下面,就我方的情况向你作简要的反映,我公司1993年为建造旅游度假村在你这申请立项,预购地几十亩,经批准后我方依照合同约定,汇出购地款近百万元。 可到了2006年,十三年过去了,职能部门还没有为我方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在我方的一再追问下,国土规划部门才不得不承认,所谓的划给我方的几十亩土地,其实还在农民的手中,我方交付的征地款已挪为他用,还没钱支付农民的补偿费,而此前给我方的两张红线图,是随便画的。 在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多次协商签订了项目的补充协议。签约后,我方又汇出近百万元,合同约定要在六个月内为我方办妥土地使用权证,然而一年过去了,土地使用权证还没办下来。 这件事情不仅在中国少有,而且在世界上出现也不多,鉴于事情已经发生,我方不得不非常痛心地提出终止合同,经协商由双方组成工作小组,对我方十五年来在此项目上的投入进行核算,最后算出的结果是我方这些年在此项目上的总投入近千万元。 然而,根据这里的财政状况,我们最后达成协议,仅按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在三年内分期分批对我方进行补偿。 综上累述,请不要误解,我不是那种算小账讨小钱的鼠目寸光之人,我也是一个不服输,且又输得起的人,2007年我在这又购置了一套住宅,想后半生在这里度过,因为我深爱湛江这块土地,我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像你这样的党的好干部,更坚信湛江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纸短话长,不浪费你的宝贵时间了。我们终会成为好朋友、好伙伴的。最后忠告:不要玩命地工作,你为党和人民做事的路还很长,还很远。此致! 看完这封信,你有何感受? 不久,葛经理叫我和他一起到珠海去帮忙买瓷砖装修他的房子,我老大不乐意!这也是法律顾问做的工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