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资料
王捷
王捷律师

加载中...
  • 执业证号:14408200411861827
  • 资格证号:B20024400000266
  • 地区:广东-湛江
  • 手机:135452087088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王捷律师的网站
分类
网站文章
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友情链接
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第二十五章 一个人的战斗

分类:从业心得    时间:(2010-06-02 08:34)     点击:358

第二十五章 一个人的战斗

  我接手了一个离婚案,诉讼理由很明确,就是丈夫李某吸毒,吸毒,再吸毒,吸毒历史溯自20世纪80年代初,戒毒地点则涉及本市、外地的戒毒所和医院。只要收集到几次戒毒的证据,离婚不成问题。

  第一个调查目的地是某戒毒所,在城中村的外围。

  我迎着初春贼冷贼冷的晨风,穿过混合着各种气味、灌木丛生的田野小径,左拐右拐,来到有着巨大的粗黑字门牌的戒毒所。没经多少盘问,我顺利进去。

  经查看记录,确实有李某的名字,还提到外号,戒毒时间也与我们掌握的一致,但住址一栏有点差异。

  我说,这可能是吸毒人员不断变换地点吸毒所致。负责接待的年轻女警官说因没有记录其身份证号,不能确定就是要调查的人。

  “那查一下原始的档案资料行吗?”我问。她出去了一下,不一会回来,说档案移到市公安局了。

  “会这样?”我问道。一位男警官走过来问怎么回事,我把结婚证上的相片给他看,说要调查一下这个人来这里的戒毒记录。

  他仔细辨认了一会,说是他没错,因闹事被强制到外市戒毒所,档案按规定移到市局了。

  “你去公安局法制科可复印强制戒毒决定书。”女警官提醒我。

  我决定去市公安局。出了大门,人影都没一个,更别说有车了。我背着挎包,凭着来时的印象,开始在小道上小跑起来,就当晨练吧,毕业以后都没有跑过步。

  好不容易才看到一辆的士,我还没有来得及换口气抬手招呼,它已绝尘而去,真是没点专业眼光。

  结果市公安局法制科以不方便为由拒绝让我复印,我已做好这种心理准备。

  下一步该怎么办?见我大失所望的模样,他们提醒我,你可以到下面的派出所查啊,那里有底的。

  对,但是是哪个派出所抓的人呢?那还不得回戒毒所去问?我怪自己之前怎么不问仔细点。

  近十一点了,天空下起了雨。我打车再赴戒毒所,年轻女警官再见到我时一脸的惊讶,问怎么回事,我说市局不方便查询。

  她开玩笑说:“你应当穿严肃点的职业服装过去,可能结果不同。”

  我看看自己,长袖衬衫,接近白色,没有什么不妥,就是旧了点,略显寒碜。

  知道线索后,第二天中午,我到另外一区某派出所,在档案室,也是位年轻女警官接待我,很热情,把记录本翻了好几遍,连名字都没找到。

  “确定是我所抓的人吗?”她问。我把戒毒所提供的线索给了她。

  “会不会是分局抓的呢?因为这里的户籍是归我们管,但治安管理还是分开管的,也许那边有记录。”她说道。

  我十分失望,但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我决定还是到分局去看看。

  女警官和我一起下楼,招呼一位也准备去分局办事的男警官,叫他顺便捎我过去。我受宠若惊,连对她道谢谢。

  分局静悄悄的,大部分科室都关着门,长长的走廊显得有点阴暗,令人变得小心翼翼,推开虚掩的房门,是刑警队科室,内勤说领导都去开会了,下星期一再来吧。

  运气不佳,真是颇费周折,律师都是靠天吃饭的。

  星期一过去查,还是没找到,律师常做劳而无获的工作,惟一的办法,就是申请法院调查了。

  下一个目的地是精神病院,在市区外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早上坐公交车一路颠簸灰尘滚滚直到医院门口,院内却绿草盈盈,鸟语花香,一派幽静安宁,让人以为是度假村。

  来到一座矮楼前,见里面不甚宽敞,却挤着一群人,坐的坐,走的走,伸懒腰的有之,闭目打哈欠的有之,嬉皮笑脸挤眉弄眼的有之。

  我盯着他们,慢步踱进办公室,工作人员建议我先找科长打声招呼。我从办公室小心谨慎出来,人群里一男咧嘴向我冲过来,形势不妙,得闪!我赶快跑出去,嘭一声拉上铁门。

  有点心跳加速的感觉。

  科长三十来岁,热情友善,我顿时定下心来。他简单问了下情况,在调查函上飞快签了字,吩咐我去档案室。

  配合就是万岁!我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档案室在哪?又得找人问路,东张西望盼来一位穿白大褂的女医生,听说是律师,露出热情的笑容,我忙递给她一张名片,反正是举手之劳,瞬间的付出会制造潜在的机会。

  不出所料,她说:“我以后离婚找你啊!”离婚找我?哈哈,免了吧,我说:“这样的事最好别发生!”

  估计在这偏远的地方,律师算是个稀客了。

  开始我们还未深谙世事,因林林总总的业务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不得不打起十倍的精力全力应对。

  但现在的当事人比律师阅历还丰富,甚至有些当事人打官司的水平比律师还专业,他们都不是省油的灯,我们应付不了只能生闷气。

  其实这也是对心理的一种磨炼,对于当事人我们需保持超然的境界,保持理智的状态,同当事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发表评论
王捷:
验证码:   匿名评论

王捷律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