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上线下线 |
分类:从业心得 时间:(2010-06-01 09:57) 点击:326 |
第十七章 上线下线 奇怪的是,律师是个单打独斗的职业,如果有团队,那也只是临时参赛临时组的队,寄生在律师团队中只能冻结你的价值。 我彻底把律师使命给忘掉了,现在我只有一个信念——直销是我最好的选择。 首先从堂弟入手。他在本地一个酒店当电工,晚上下班到我家时已是十点多。在狭小的房间里,怕影响父母亲睡觉,我关上门,拉上窗帘,拿出一堆资料,从公司的历史、产品、奖金制度等一路讲下去。 那种你的业绩是你的也是上边的、你的下面越强大上面的也更强大、最后上面几乎不用怎么干就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奖金分配模式,新鲜得令从农村出来也混了不少年头的堂弟吃惊不已。 到了夜里三点多,我鼓起勇气问他:“做吗?” 他擦拳摩掌,说:“我也不想一辈子都当电工!做!辛苦几年,享受几十年!我从没听过这么好的生意!做!” 非常有潜力的堂弟就这样成了我第一个铁杆团队成员,我光头司令的帽子就这样轻松被摘除了。 于是,在他酒店黑暗逼仄的电工房,我们热烈地讨论未来的事业,勾勒着美女香车的生活,憧憬着在悉尼歌剧院里欣赏世界名曲。 我和酒店的女服务员也混了个脸熟,而男服务员也在慢慢接触,在酒店旁边的小花园、在堂弟的租房里,我们一唱一和,不断重复着美好的事业蓝图。 讲的次数多了,味同嚼蜡,真累啊,律师动动嘴皮就可以收到几十块钱的咨询费,而这东西,白费口舌不说,还要搭上车费……翻看着罗列的十几页的客户名单,我深觉开发出堂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前路漫漫,要做好牺牲几吨口水的准备。 忙了一个多月,还没新人加入。我没有气馁,发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全面出击,越战越勇。 我的胆量也愈加大起来,我甚至觉得脸皮骤然间厚了几厘米。 堂弟的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元,基本开支完后,所剩无几,到了办卡时,在我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他才好像屁股被狠狠扎了一针一样极其悲惨地眯起眼咬着牙根一次性买了几百块钱的货。 我都为他心疼,因为他平时用的是一块钱两块钱的牙膏,要销售的牙膏则要几十元,一支顶十支。 无论用哪一种,他的牙还不是一样烂掉?如果能治好他掉牙导致说话漏风的遗憾,那他绝对会死心塌地做下去。 经反复考虑,我把动员的眼光瞄向了老刘。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最安全,最亲近的人可不一定是最远的人,何况我们还存在良好的师徒关系,凭这点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找他,虽然我在直销市场才浸淫了几个月,不过我都快把他遗忘掉了。 不知道他在忙乎什么,他难道也没考虑过他以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带着这些疑问,我决定去会一会老刘,让他从目前的生活方式中彻底扭转过来,到时候我就是他的师傅了。 “老刘,有个生意要介绍给你,你有无兴趣听一听?”我开始背台词,语气变得如此婉转礼貌,让老刘都有点受不了。 “你说的是直销吧?”老刘头都不抬。他的消息挺灵通的,眼观八路耳听四方,什么都逃不过他猎人般的眼睛。 我一时间站在那不知道说什么好,在他面前,我好像是背叛了革命。 “每个人只能做最适合自己的事,不是什么东西你都可以沾上边的。”老刘一向言简意赅,不像我■■嗦嗦。 老刘还说,成功就是反复做一件事情,但也要有个前提,那就是适合你,或者你喜欢,否则怎么重复也没有成功的那一天。 我差点想问他:“那律师适合你做吗,你喜欢做律师吗?现在有谁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呢?” 看看老刘专注的神情,我不敢再打搅他。他应该是适合做律师的,他也应该喜欢这一行业,否则也坚持不了那么久。 但他之前是个什么情况?也像我一样潦倒吗?我产生了刨根问底偷窥他隐私的冲动。 老刘微微一笑:“有空我去听听你们的课吧。” 我一阵颤抖。老刘这一重量级人物的加盟无疑会令团队迅猛扩张,我似乎已站在灯光四射的颁奖台上,台下掌声、尖锐的口哨声响成一片,经久不息…… 之后就没了声息,老刘哪有时间去忙那东西呢,我真是幼稚。 我决定去探望在邻市的力哥,与他聊聊天,我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天暴雨滂沱,力哥开着一部摩托车来接我。 在力哥狭小的房间里面,一排文件架摆在桌面上,里头插满了文书,一本本书籍陈列其中,小小的屋子充满了书的芳香。 久违的气息,久违的场景,就如同考司考时我们租的那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墙壁贴满纸片,台上堆满书籍,床挤满屋子,充满旺盛斗志,心中有不灭的灯。 现在理想已消失,灯光已熄灭,只有一个漂浮的灵魂。 整理了一下心情,我从包里拿出一堆资料,照本宣科起来。力哥有点困,第二天还要开个劳动仲裁案,显得心不在焉。 我一路高歌,没多久发现他已倒在床上快睡着了。 意识到我停了下来,他抱歉地说:“不好意思,讲得不错,继续讲!” 第二天下午回家前,我向他索要身份证复印件,说什么时候方便先给他办个卡。这么好的兄弟如果给别人挖走了,那太令人痛心了。 这是学来的第一课,是关于团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