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
分类:时事点评 时间:(2010-07-28 11:09) 点击:512 |
看《唐山大地震》后觉得王登(张静初)确实是个自私的家伙。年轻时一直觉得亲生母亲欠自己的,所以三十几年不愿面对。对养父母的态度更让我不能理解,上大学选择离父母远的杭州。父(陈道明)母(陈瑾)对她只有爱,她在逃避什么?两个暑假不回家,在宿舍和师哥(陆毅)玩床震,思想和行为在九十年代初也算前卫。大四没有毕业就出走生孩子去了,看似懂得尊重生命,其实毫无责任。亲生母亲(徐帆)还说“孩子你是怎样一个人生孩子坐月子,谁伺候你呢?”
当王登在拿着养母去世时留给她的银行存折选择去加拿大定居时,我真的愤怒了,养父母做错了什么?她到底需不需要赡养父母,他的社会责任?难道就是看到灾难,心里难过,用没有毕业的医学知识去汶川救援。她承担的家庭责任呢?如果说她逃避亲生母亲(徐帆)还能理解,那么她为什么要逃避爱他护她的养父母。(小说原著说养父有问题,她才走,但就电影本身只能看出她没有任何责任感,她只活自己)当养父孤单的在大礼堂唱《走进新时代》时,王登的自私已经表现到极致,仅仅给父亲送了件羽绒服就又带着孩子去了加拿大。养父很夸张的告诉老战友“我现在也是一大家子人一起过年”,想想养父当时看见孩子兴奋的心情。生孩子养孩子不就是为了不孤单的过年吗?我想电影本身忽视了王登的心里变化,如果不考虑冯小刚的疏漏,但就电影上的剧情,我认为王登(张静初)真的非常自私,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回来参与救援,一个连家庭责任都缺失的女儿怎能要求她有那么崇高的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