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本人注重务实求真,讲究实效,诚信为本.真诚待人.对待案件绝不作虚假承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无愧于客户的信任与嘱托,本着互利双赢的目的和坦诚合作的态度,愿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在民事诉讼中如何适用回避制度?

分类:诉讼交流    时间:(2010-10-20 10:17)     点击:391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
      
      回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审判人员自行回避,即负责案件的审判人员,认为自己具有回避制度法定情形之一而主动提出回避,另一种是当事人申请回避,即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有回避制度法定情形之一的,用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请他们退出该案的审理。
      
        回避的理由因案件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法定范围内的人员,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上述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同时在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在程序上有明确的规定,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刘顺律师提供“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人身损害  债权债务  刑事辩护  银行保险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刘顺律师,刘顺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刘顺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8622505405,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刘顺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南开区律师 | 南开区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刘顺律师主页,您是第90488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