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交通事故专业律师 - 甘肃醉驾入刑第一案的警示 |
分类:时事点评 时间:(2011-11-11 09:23) 点击:104 |
河北保定交通事故专业资深大律师:连会有律师,男,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大学法学教师现为河北省及优秀律师事务所、河北省级文明律师事务所—河北盛誉律师事务所律师(保定市火车站对面赵燕大酒店北门二层连会有律师办公室),并同时具有律师资格证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连律师既在大学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又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在国家法学学术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著二十余部篇,在法学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较一般律师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了更好更扎实的条件。现为多家单位的法律顾问。连律师擅长在如何办理交通事故中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生活补助费、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人身损害数额的合法计算;修车费、车辆减值损失等直接物质损害及误工费、承包费、营运损失、交通费、拖车费、租车费、电话费、运输费、货物清理费、路产赔偿费等间接物质损害数额的合法计算;交强险、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等保险理赔数额的合法计算;驾驶员、雇主、驾驶员所在单位、挂靠、出租人、发包人、出借人、修理人、保管人、质权人、道路设施设备管理人、机动车所有人等赔偿主体的确定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办案宗旨:让责任方尽可能减少损失、让受损方及时得到合理赔偿。 电话:189 0312 8818 158 0312 9099 lianhuiyou@yahoo.com.cn QQ:138480312 搜狐博客:http://i.sohu.com/blog/home/entry/index.htm 新浪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1 作为甘肃省因醉酒驾驶受审的第一人,靖远农民崔冲锋为他的违法行为付出了代价,被法院一审以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的处罚。 甘肃省醉驾入刑首案至此尘埃落定,但此案究竟给醉驾者能有多少震慑,也许还要等时间的检验。 法庭上,崔冲锋看着妻子,微笑中带着苦涩,当他把手机和随身物品交给妻子的时候,他明白自己将会离开家人一段时间。也许在崔冲锋喝完酒启动自己客货车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 一个小时后,一瓶白酒见底。这时,崔冲锋接到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朋友让崔冲锋帮个忙,到附近一处砂场找一下负责人。原来砂场地处偏僻,手机有时候没有信号,朋友通知砂场负责人次日要参加一个会议,但是电话打不通。无奈之下就想到让离砂场不远的崔冲锋到砂场亲自通知一下。 朋友的事情不能耽搁,崔冲锋放下酒杯就启动了自己家用的微货车。 十几分钟的车程转瞬就到了,临近砂场时,开着微货车的崔冲锋看到了路边检查过往车辆的交警。 当晚,平川交警大队的民警正在各个路段严查酒后驾车行为。晚9时20分许,在平川区电力路执勤的交警看到一辆车号为甘D·86012的微货车驶来,细心的交警发现该车可疑:速度不稳,且有掉头的迹象。执勤交警立即将该车拦停,带着满嘴酒气的崔冲锋下了车。 “当时一看他就喝了酒!”交警称,下车后的崔冲锋满脸通红,他们立即用酒精检测仪检测,发现他有酒驾嫌疑。 为了确认崔冲锋是否醉驾,交警将其带到附近医院进行抽血检验,三次检测发现崔血液中的乙醇成分均超标。最后经甘肃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鉴定,崔冲锋驾车行驶时其血液中的乙醇成分含量为115.7mg/100ml。 交警称,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酒后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至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此规定认定,崔冲锋当时是醉酒驾驶。 当晚被查处时,崔冲锋称自己只是喝了一口杯白酒,但是检测的结果显示他不仅仅是喝了一杯,据调查,当晚崔冲锋喝的白酒超过半斤。醉酒驾驶的崔冲锋语无伦次,声称自己是人大代表,但经过调查发现,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直到第二天,酒醒后的崔冲锋才承认了醉酒驾驶的事实。 崔冲锋知道酒后不能开车,但他不知道酒后开车要被判刑。 平川交警大队经过3天的调查取证后,认为崔冲锋涉嫌犯危险驾驶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考虑到其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予以取保候审。为了及时让违法者受到惩处, 该案作为平川区查获的首例危险驾驶案移送审查起诉后,平川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立即启动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经审查,办案检察官认为,被告人醉酒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平川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张小平告诉记者,醉驾从立法讨论到刑法入罪,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还未到 案件被起诉到法院后,由于案情简单,法院也采取简易程序,很快就开庭公开审理了此案。 法院当庭对此案进行宣判,被告崔冲锋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2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对于此案的审理,主审此案的平川区法院代理审判员刘朝晖告诉记者,作为主审醉驾第一案的第一人,她感觉责任重大。案件移交到法院后,法院也很重视对此案的审理,希望能通过对此案的成功审理达到警示更多驾驶员的目的。 案情比较简单,证据也很充分,被告也自愿认罪……这一切让法庭的审理进展颇为顺利,但最为关键的就是量刑问题。由于是甘肃省醉驾入刑首案,也没有可借鉴的案例,只能严格以法规来把握量刑。 对于拘役两个月的判罚,刘朝晖称,主要是被告崔冲锋犯罪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应该依法从轻处理。法院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悔罪表现及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做出如上判决,而不是最高的6个月拘役。 对于1万元的罚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规定罚金数额上限,但是法院考虑了第一例案件的警示作用,将第一例的处罚定高一些,让罪犯在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的同时,财产也受到损失,希望能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不能开车,但是很多人喝了酒之后还是开车。 崔冲锋说:“还有很多逮不住的。”他的家人说他倒霉,还有人调侃他的名字不好。“崔冲锋,就是催着让他冲锋陷阵,做了全省第一个因醉驾被审判入刑的人。”他们没真正意识到醉驾的危害。 当日的旁听席上,除了崔冲锋的妻子和女儿神情落寞外,其他旁听的亲朋好友对此表现得好像不在乎,在开庭的前期还时不时地起哄:“你看那个人经常喝酒开车怎么没抓住啊?”“现在他成了新闻人物,等他出来后一定要好好庆祝一下!” 直到法庭正式宣判的那一刻,旁听席上的他们才安静下来,心里沉甸甸的,他们这才接受了一个“喝酒开车真的被判刑”的结果。崔冲锋说他知道喝酒不能开车,但是不知道喝酒后开车要被判刑。 尽管崔冲锋面对记者称自己不经常喝酒,更不经常酒后开车,在他所生活的农村,酒后开车的事情是见怪不怪了,经常有喝了酒骑摩托车的,酒后开三马子的,也有醉酒开汽车的。 5月1日后,平川交警已经查获了3起醉驾行为,另外两起都出了事故,驾驶员都来自农村。虽然交警大队的负责人一再解释这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农村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还是很明显。 来自交警部门的统计,很多交通事故均因酒后驾车引起。给别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伤害到自己和家庭,同时给社会也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杜绝醉驾,交警部门每年都会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和查处活动,但醉驾依然屡禁不绝。 究其原因,交警和驾驶员都说:“处罚太轻。”只要不被交警抓住,什么都好说,一旦被抓住,大多就是罚款,很少有被吊销执照的,这种处罚对心存侥幸的驾驶员构不成威胁,特别是经济状况好的人交点罚款就算完事。但是由于交警警力有限,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平时一般不可能遇到交警,所以醉驾现象突出。 酒后的驾驶员都自我感觉神志很清楚,但遇到意外情况就显得迟钝。据了解,喝酒后,驾驶员的视觉能力变差、运动反射神经迟钝、驾驶能力变弱,肇事率比未饮酒时高数倍。 平川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张小平说, 当事人的发问,让张小平觉得醉驾入刑一事在宣传上还是很不到位,不但许多农村人不知道,即便是城里人,不少人也认为哪能真的会判刑呢? 更多的警示 这两个新规,对醉驾行为起到了相当的震慑作用,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 同样,新规对崔冲锋一家的震慑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今年42岁的崔冲锋四年前考取了B2驾驶证,然后购买微货车帮家里干农活。但是现在他面临的是执照被吊销的现实,微货车成了摆设。妻子说:“再也不让他喝酒了!” 而崔冲锋也坦言,自己以后也绝不喝酒了。仅仅因为喝了酒开车,就让崔冲锋感受到了代价的巨大:失去了两个月的自由,这对于马上到农忙时间的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惩罚,同时,1万元的罚金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对于这样的处罚,崔冲锋坦然接受,他说:“虽然我失去了两个月的自由,但是我认罪,希望我的经历能教育更多的人。”通过审判,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罪行,表示接受判决,不会上诉。他也希望他身边的人都能吸取自己的教训,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平川区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张小平分析认为,新法规出来以后,大家都在观望,所以,通过办理此案,她认为媒体宣传很重要,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因为每年因酒后驾驶引发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案子,其危害性远远大于其他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所以尽快对此类犯罪作出判决可能会对其他想以身试法的人起到威慑作用。 而主审此案的平川区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刘朝晖也表示,此案最主要的意义就是警示作用,此案中被告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还是为他的醉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让更多的醉驾者看到巨大的违法成本,让普通的民众受到教育,醉驾不仅仅是违法的问题,而是一种犯罪,这样的审判比罚款、比吊销执照更有警示作用。 目前,作为甘肃省因危险驾驶罪领刑的第一人,崔冲锋已经在看守所服刑,在他的身后,还会有多少人会步入他的后尘呢?我们希望越来越少。 转自:找法网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