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赔偿比例是多少?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8-08-20 11:16) 点击:66 |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交警的事故认定书上认定一方负主要责任或次要责任等。但只有这个无法清晰地知道具体赔偿多少,主次责任最终要体现在多少比例上才有意义。那么负次要责任,赔偿比例是多少呢? 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赔偿比例是多少?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6条第2项的规定,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虽然划分了责任等级,却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赔偿比例。 但在司法实践中,大家有约定俗成、反复使用的比例,就形成了一种惯例。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定责任比例,实际上成了法官一种酌情确定的情形,从55%至90%,都是有可能的。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的判决都是以70%和30%确定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即,负次要责任的,一般承担30%的赔偿比例。 另外,交通事故的另一方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赔偿比例也有所区别。莱芜律师网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1)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5)无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6)属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应根据《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7)属于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6)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以上,就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中,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赔偿所占的百分比。当然,所有的损失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才由责任人按责任划分赔偿。 来源 |法律快车 李学军律师转载: 18253191321 李学军律师:山东大学本科毕业,山东大学研究生学历,山东泰润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2005年执业,执业证号:3709200510970364;担任多家企业法律顾问; 具有A类全国统一司法资格证、中国证券一级从业资格证(证券基础、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基金、证券经纪)、中国银行从业合格证;山东泰润律师事务所是规范性市直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先后获得“市十佳律师事务所”“市优秀律师事务所”“市级文明单位”“市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市司法系统十佳律师事务所”等荣誉。本所秉持“诚信为本、专业为本”的创所理念,规范执业;创立法律服务网址: 一、婚姻家庭律师联盟:www.lawyerlm.cn 二、知识产权、消费维权律师网:http://www.lsweiquan.cn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