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律师谈遇到专利侵权警告怎么办? |
分类:诉讼交流 时间:(2016-03-04 15:06) 点击:36 |
随着专利保护、专利运营、专利意识的不断提高,专利权人维权时,通常会向涉嫌侵权人发送警告函。随着中国专利量的快速积累,专利权人数量激增,在实际市场经营中,经营者可能会收到很多专利侵权的警告;其中,有些专利侵权警告,可能根本就不可能侵权,甚至有部分发出警告的人,出于恶意进行警告,更有甚者,有讹诈的嫌疑。那么专利侵权律师就此类情况谈一下企业该如何面对。 同时,有些专利侵权警告不仅仅发向当事人,还可能发送到购卖人、招标人或其他关联企业,这不仅会影响市场交易,还会影响当事人的市场信誉。 因此,如何应对专利侵权警告,如何降低专利侵权警告的不利影响,是当前很多实际经营者需要了解的问题。 专利侵权律师根据实际工作,就与此相关的问题,分享如下: 一、什么是专利侵权警告 专利侵权警告一般是:专利权人,或者许可人,以某件专利为基础,向他人发出声称他人的产品或者方法侵犯该专利,并要求他人停止生产、销售、使用、购卖或者进口。一般会有:如不停止侵权,就会采取行动(行政或司法)等等内容。 二、什么人会发出侵权警告 发出侵权警告的人,可以是专利权人(原始专利权人或受让人)、排他许可人、独家许可人或部分专利权人等等。更简单来讲,有专利权的人就可以发出专利侵权警告。 三、什么人为收到侵权警告 典型的、最可能收到侵权警告的人为:产品制造人、产品销售人、产品或方法使用人、产品进口人、产品购卖人。为了扩大影响,侵权警告可能发送到产品招标人、产品投标人、项目负责人,等等。只要和涉及侵权产品(方法)相关的单位均有可能收到侵权警告。更简单来讲,可以对任何人发送专利侵权警告函。 四、专利侵权警告的形式 典型的侵权警告为“函”。非典型的形式有很多种:口头、邮件、电话、电报、短信、等等。其形式可以参考合同法中的要约或承诺。可以通过律师,也可以自己传送;可以单独传送,也可以和其他文件一起传送。 五、应对方式 应对行动:向法院提起“确认不侵权之诉”。严重的情况,可以“滥用专利权”而提起不正当竞争之诉。 应对目的:通过获得“不侵权”的判决,保证市场经营的正常进行,避免或减少“侵权警告”产生的不利影响。 六、应对前提 自权利人收到该书面催告之日起一个月内或者自书面催告发出之日起二个月内,权利人不撤回警告也不提起诉讼 七、应对人: 被警告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八、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 第十八条:权利人向他人发出侵犯专利权的警告,被警告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经书面催告权利人行使诉权,自权利人收到该书面催告之日起一个月内或者自书面催告发出之日起二个月内,权利人不撤回警告也不提起诉讼,被警告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请求确认其行为不侵犯专利权的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以上来自北京惠腾律师事务所http://www.huitenglawfirm.com/index.php?m=view&a=index&aid=312转载请注明出处。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