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资料
高珩
高珩律师

加载中...
  • 执业证号:16101200910845821
  • 资格证号:
  • 地区:陕西-西安
  • 手机:13991343021
网站公告

高珩律师执业证号:16101200910845821资格证号:A20056107270479一、主要经历:2001年至2007年在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2005年7月取得西北政法大学法律本科学历。2006年2月取得法律从业资格。2007年8月至今在陕西泓瑞律师事务所工作。2009年8月取得律师执业证。二、专业特长及业绩高珩律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为当事人尽职尽责。多年的法律从业经历,造就了勤勉、执着、正直、严谨、理性的性格特点。高珩律师曾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干警,具有多年的民商事司法实践工作经验,对民事诉讼及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非常了解,积累了丰富的诉讼办案经验,尤其对民商事法律事务有着一定的法律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进入泓瑞律师事务所以来,对房产法、公司法及劳动人事法律方面也倾注了许多精力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专业上的发展与突破,并先后撰写了《合同不可抗力》、《房产诉讼》、《房屋中介合同性质》、《小产权房在法律上的地位》、《经济危机下企业放假政策的制定和施行》等数十篇论文,发表于西安房地产信息网、陕西建筑房地产律师服务网、公司企业法律服务网。曾参与办理刘某某商铺买卖合同纠纷、刘某继承纠纷、范某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民航飞行员辞职、农电职工诉供电企业劳动争议、省女足队员诉足管中心劳动争议、长兴饭店职工劳动争议、奥妮商标侵权纠纷等上百起案件。同时,协助主办律师为陕西盛大时代置业有限公司、劳瑞顿钻石(西安)有限公司、西安活跃网络有限公司、陕西环球嘉禾板业有限公司、力新国际(西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拓普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公司提供法律服务,对公司设立、管理、运作,以及招投标、工程建设、商品房销售等各个环节均非常了解,尤其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对公司制度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律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公司避免不必要的管理风险。作为一名律师,在用法律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应当认识到律师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对自身执业行为的约束.坚持以诚信和正直取信于当事人,坚持维护当事人利益至上,维护公平与正义至上,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三、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987970552移动电话:13991343021邮  箱:gaoheng0526@163.com传  真:029-85216802
分类
网站文章
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友情链接
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离婚案件之子女

分类:法学论文    时间:(2010-08-05 04:02)     点击:249

离婚案件之子女

 

家庭的破碎,受伤害最大的,莫过于这个家庭中的子女。而在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此种情况,如果处理离婚家庭子女抚养问题,怎样保护子女的健康成长权,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充分的体现了法律人性化的一面。

一、  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原则

“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是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无论任何情况都必须首先遵循的原则。“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是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具体原则。

二、子女抚养权

1、子女抚养权的归属

子女随父或母生活问题,法律首先是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只有在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时,人民法院才能依法决定。人民法院判决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由哪一方抚养子女。

1)子女的情况

如果子女在2周岁以下,一般应当有母亲抚养。但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如果子女年满10周岁还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2)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

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主要考虑双方的经济收入情况、工作的稳定性、住所情况、文化程度、教育方式、生活习性等。

3)优先情形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4)其他因素

在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割舍不断的特殊关系,为充分保障当事人与子女之间的亲权,法律允许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可以由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但因为这种抚养方式需要当事人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如果双方不能相互配合和理解,可能反而会对子女的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人民法院一般是不能判决轮流抚养的,只能由当事人协商决定。

2、子女抚养权的变更

在离婚后,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如果出现下列情形可以依法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变更抚养关系。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三、子女抚养费

1、抚养费的确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子女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应当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可以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可以由当事人协商,按月、季、年支付。有能力的也可以一次性支付。但人民法院一般不宜判决一次性支付抚养费。支付抚养费的一方也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

2、子女抚养费的变更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子女可以要求增加抚育费。

1)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

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在离婚后,如果支付子女抚养费的一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致使明显没有能力按照原协议或判决支付抚养费的,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减少抚养费。

四、探望权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不能因为没有直接抚养子女就剥夺其探望子女的权利。而且,孩子需要父母共同的爱,只有一方的爱是不完整的爱,另一方的探望能将因夫妻离异对子女所造成的伤害大大减少。为确保当事人与子女之间的亲权关系,《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探望制度。该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婚姻法》没有提出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探望权问题,但是从亲权的角度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样与孙子女、外孙子女有着无法割舍的亲情,从现实生活看祖父母、外祖父母要求探望权的事情还是不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探望权,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只能从父母的探望权行使中得以行使,也就是说在非抚养方的父亲或母亲探望子女时一起探望。不能单独以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名义行使探望权或提起探望权之诉。

五、几个特殊问题的规定

1、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3、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但不得以此拒绝支付子女抚养费。

4、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继父或继母不同意继续抚养的,仍应由生父母抚养。

5、夫或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收养的子女,对方始终反对的,离婚后,应由收养方抚养该子女。

6、夫或妻一方在婚前收养的子女,该子女与另一方的关系应当参照继子女与继父母的关系处理。

 

 

这篇文章不错!,把他分享到新浪微博!

发表评论
高珩:
验证码:   匿名评论

高珩律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