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档案
袁胜红
袁胜红律师
上海 普陀区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袁胜红律师的网站
文章分类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友情链接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步骤及医疗机构的义务

分类:时事点评    时间:(2015-02-06 10:13)    点击:256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步骤及医疗机构的义务

  一、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步骤

  1、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交给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科。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2、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4、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之日起10天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对符合有关条例的,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有关条例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5、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至7日内交由省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义务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3)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5)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6)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7)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8)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9)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具体时间的规定:

  (1)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2)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3)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

  (4)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袁胜红律师提供“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交通事故  医疗事故  拆迁安置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袁胜红律师,袁胜红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袁胜红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3002155884,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袁胜红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普陀区律师 | 普陀区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袁胜红律师主页,您是第200599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