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重庆渝典律师事务所律师地址:重庆忠县简介

     重庆渝典律师事务所吴远国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现重庆渝典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于一九九九年七月被中共忠县县委被为优秀共产党员,二0一四年一月十日被忠县司法局和忠县律协分会被为优秀律师,二0一五年七月被中共重庆市律师协会被评重庆市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

代理刑事案件辩护、民事诉讼代理及行政诉讼,为各类公司、企业、个人及政府团体担任法律顾问。接受法律咨询服务及各类非诉讼业务。

曾于2012年代理黄XX故意杀人罪成功辩护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2013年代理重庆X担保集团诉重庆X供电公司代位权纠纷,重庆X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了担保集团要求重庆X供电公司支付4000万元债权;代理陈XX电信网络犯罪无罪辩护一案!2022年代理谢XX网络诈骗成功改判一案!2022年代理浙江省刘X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成功判处缓期一案!

地址:重庆忠县忠州镇大桥路62号2楼,重庆泰源(忠县)律师事务所,电话:13224922468。微信号:280338926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友情链接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借款人与收款人不一致时如何认定借款人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21-01-11 11:30)     点击:71

重庆忠县律师电话13224922468

借款人与收款人不一致时如何认定借款人

【案情】

  刘某与廖某系同事关系。20175月,廖某因需资金做生意,向刘某借款。刘某于530日筹集了500000元借给廖某。当天刘某转入廖某指定的账户廖某松(廖某侄子)的名下,廖某出具了一张借条给刘某,借条注明“今借到刘某人民币伍拾万元整,借款人:廖某。” 同年928日,廖某归还刘某60000元,刘某出具了收条给廖某,收条注明“今收到廖某人民币陆万元整。此据,今收人:刘某2017928日。”之后,廖某未再归还刘某欠款。刘某向廖某催收欠款,廖某拒绝归还,辩称钱是打给廖某松,实际使用者是廖某松,应由廖某松归还。

  【分析】

  刘某应该向廖某还是廖某松主张归还借款?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笔借款实际借款人是廖某松,该款的真正占有者的使用者是廖某松,且50万是刘某直接转入廖某松的账户,因此廖某并不是实际借款人,刘某应向廖某松主张还款。

  第二种意见认为,刘某将借款转入廖某指定账户,完成了借款的给付义务,廖某向刘某出具了借条,故刘某应向廖某主张还款。

  【管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具体理由为:

  首先,借款合同是否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本案中,廖某自愿向刘某借款,并向刘某出具借条,该借条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合法有效。因此,刘某与廖某之间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其借款合同成立。

  其次,借款交付是否完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视为具备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关于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从上述规定可知,借款交付可以是多样的,除现金、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票据交付等交付方式外,还可以由双方约定其他交付方式。本案中,廖某口头约定将借款转入其侄子廖某松的账户,刘某按约定将50万元转入廖某松的账户,其借款交付义务已经完成,双方的借款关系生效。

  最后,借款人的认定。认定合同主体不能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借款人应是出具借条的人,而非收款人。本案中,借款合同是刘某与廖某订立,且刘某已按廖某约定实际交付借款,因此债权债务的主体应为刘某与廖某。同时,廖某于2017928日归还刘某借款60000元,刘某出具收条,双方的行为进一步印证了刘某与廖某之间的借贷关系。故本案的借款人应为廖某。作者:严小霞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吴远国律师提供“合同审查  刑事辩护  行政诉讼  公司法务  婚姻家庭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吴远国律师,吴远国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吴远国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3224922468,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吴远国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忠县律师 | 忠县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吴远国律师主页,您是第104262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