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车发现里程造假,“退一赔三”获法院支持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20-10-28 05:33) 点击:99 |
买二手车发现里程造假,“退一赔三”获法院支持 秦某准备买一辆二手车作家用,经过线上、线下看车、选车,秦某看中了一辆白色的大众途观,为此支付购车款9.2万元。当秦某把车开到4S店维修保养的时候,发现该车的表显里程比实际行驶里程差了很多。秦某遂与二手车商交涉退车,双方未能达成一致。为此,秦某把二手车公司告上了法庭,并要求“退一赔三”。近日,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二手车公司全额退款,并按购车价格的三倍赔偿损失。 2019年11月,秦某在微信朋友圈注意到被告二手车公司在售一辆白色大众途观,遂与该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并到店里看车,此时该车辆的表显里程为7.59万公里。双方经过协商,最终以9.2万元的价格成交,并将车辆过户至秦某妻子名下,秦某还为车辆更换了轮胎。后在4S店维修保养时发现,该车2018年3月进店保养时的车辆行驶里程就已经达到了32.78万公里。秦某顿感被骗,便与被告二手车公司进行联系,该公司矢口否认。秦某翻看被告公司2019年11月份的广告宣传时,发现与该车辆相关的信息已经被删除。但是,在被告2019年5月份的朋友圈中,同一车辆的宣传广告还在,而彼时的行驶里程却是12.74万公里,该车辆行驶里程造假不言而喻。 法院经审理认为,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本案中,原告秦某在购买涉案车辆时,表显里程数远少于实际里程数,原告作为消费者,对于真实里程数一般仅能通过经营者的陈述或车辆里程表的读数获得,而被告作为专业的二手车经营者,在销售二手车时有义务进行检测,核实并提供车辆的真实信息。而在二手车交易中,里程数对于车辆的实际价值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实质性影响,被告收取了原告的购车款,却未确保车辆的真实信息,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认定,原告主张撤销合同、返还购车款及赔偿三倍购车款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并最终判定,被告二手车公司返还原告秦某购车款9.2万元,并赔偿秦某27.6万元。(徐莹 武国进)
该文章已同步到:
|